《苏诗補注》—— 探究古典诗词之美
《苏诗補注》是我国古代著名学者苏东坡的诗作注解,由南宋学者朱熹编撰,该书于南宋嘉定十六年(1223年)由浙江杭州西湖书院出版发行。
苏东坡,原名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、书画家、政治家,他的诗词作品广泛流传,影响深远,朱熹在《苏诗補注》中,对苏东坡的诗词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解读,使后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苏东坡的诗词艺术。
《苏诗補注》共分为上、下两卷,上卷为五言诗,下卷为七言诗,该书主要内容包括:
1、对苏东坡诗词的注解,包括字词解释、典故来源、意境描绘等;
2、对苏东坡生平事迹的简要介绍;
3、对苏东坡诗词艺术特色的分析;
4、对苏东坡诗词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影响和评价。
以下是《苏诗補注》的部分内容:
上卷五言诗:
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
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
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
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朱熹注解:此诗为苏东坡悼念亡妻王弗之作,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,十年生死两茫茫”一句,寓意了人生无常,生死离别;“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”一句,描绘了亡妻墓地的荒凉景象;“尘满面,鬓如霜”一句,反映了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。
下卷七言诗:
《赤壁赋》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朱熹注解:此诗为苏东坡游赤壁时所作,诗中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,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慨,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”一句,寓意了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兴衰;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”一句,生动地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象。
《苏诗補注》是我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,对于研究苏东坡的诗词艺术和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,通过阅读该书,读者可以领略到苏东坡诗词的博大精深,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