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心智成长的史诗——解读卡西尔的《人论》
作者:恩斯特·卡西尔(Ernst Cassirer)
出版社:商务印书馆
出版时间:2004年
《人论》是德国哲学家恩斯特·卡西尔的一部重要著作,该书首次出版于1944年,卡西尔在这部作品中,对人类心智的成长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,提出了“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”这一著名观点,他认为,人类心智的成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,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特征。
《人论》共分为四个部分,以下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:
1、引言:卡西尔在引言中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,指出人类心智的成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,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特征。
2、人类心智的成长历程:卡西尔从人类心智的起源、发展、演变等方面,详细阐述了人类心智的成长历程,他认为,人类心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符号化的过程,即人类通过符号来表达、传递和创造意义。
3、符号与人类心智:卡西尔深入探讨了符号与人类心智的关系,指出符号是人类心智的基本形式,他分析了语言、艺术、宗教、科学等符号系统,揭示了这些符号系统在人类心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。
4、人类心智的困境与未来:卡西尔在最后一部分中,对人类心智的困境进行了反思,并展望了人类心智的未来,他认为,人类在追求知识、创造文化的同时,也面临着诸多困境,如科技发展带来的道德困境、环境问题等,人类心智的无限潜能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,人类能够克服这些困境,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《人论》是一部关于人类心智成长的史诗,卡西尔通过深入剖析人类心智的起源、发展、演变,揭示了人类心智成长的规律和特点,这部著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类心智的全新视角,而且对人类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,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,重读《人论》,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心智、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