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令粹编》第6卷:古代岁时文化的瑰宝
《月令粹编》第6卷,是清代学者李调元所著的一部集古代岁时文化之大成的著作,李调元,字受之,号雨村,四川绵竹人,清代著名文学家、学者,此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首次出版,是我国古代岁时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。
《月令粹编》共分六卷,每卷对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,详细记载了每个月的岁时习俗、天文现象、农事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、神话故事等,第6卷主要讲述了农历七月的相关内容,包括七月的节令、习俗、天文、农事等方面。
在《月令粹编》第6卷中,李调元对七月的岁时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整理,以下是该卷的主要内容:
一、七月节令:介绍了七月七日乞巧节、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、习俗和意义。
二、七月习俗:详细描述了七月中的各种民间习俗,如晒伏、放河灯、斗蟋蟀等。
三、七月天文:阐述了七月中的天文现象,如月相变化、流星雨等。
四、七月农事:记录了七月中的农事活动,如收割、播种等。
五、七月传说:讲述了七月中的民间传说,如牛郎织女、孟姜女哭长城等。
六、七月神话:介绍了七月中的神话故事,如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等。
《月令粹编》第6卷以其丰富的内容、独特的视角,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古代七月岁时文化的生动画卷,该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,而且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岁时文化、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。
《月令粹编》第6卷是一部集古代岁时文化之大成的著作,它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,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七月岁时文化的奥秘,为我们研究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在当今社会,这部著作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