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时期中西哲学大论辩:从《中西哲学大论辩》看哲学思想的碰撞与融合
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,中西哲学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,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本名为《中西哲学大论辩》的书籍应运而生,该书由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撰写,由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。
《中西哲学大论辩》一书是张岱年先生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著作,全书共分为十章,涵盖了中西哲学的多个领域,包括哲学基础、伦理学、美学、认识论等,以下是该书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篇章内容概述。
作者:张岱年
出版社:人民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0年
《中西哲学大论辩》一书旨在通过对中西哲学的深入比较,揭示两种哲学思想的异同,探讨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,张岱年先生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,对中西哲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。
1、引言:介绍了中西哲学大论辩的背景和意义,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方法。
2、中西哲学的基本概念:对中西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比较,如“道”、“理”、“德”等。
3、中西哲学的起源与发展:分别介绍了中西哲学的起源、发展历程及其特点。
4、中西哲学的伦理思想:对比分析了中西哲学在伦理学领域的异同,如儒家、道家、佛教等。
5、中西哲学的美学思想:探讨了中西哲学在美学领域的差异,如意境、审美等。
6、中西哲学的认识论:对比分析了中西哲学在认识论领域的异同,如唯心主义、唯物主义等。
7、中西哲学的方法论:比较了中西哲学在方法论上的差异,如归纳法、演绎法等。
8、中西哲学的哲学史:梳理了中西哲学的发展脉络,探讨了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。
9、中西哲学的未来:展望了中西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,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。
10、总结了全书的主要观点,对中西哲学大论辩进行了总结和反思。
《中西哲学大论辩》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,为我们了解中西哲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这本书对于推动中西哲学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。